2014-02-28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2012年8月至10月底,《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北京市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把标号(辛烷值)从90号、93号、97号下调为89号、92号、95号,降低了石油品质(辛烷值),并为涨价预留了空间。剖析一下以北京地标为基础的《车用汽油》国标征求意见稿可以发现:在解决会快速影响车辆排放控制和后处理系统的硫、锰等金属问题的同时,以油品的生产技术体系为托词,不合理地降低了标号,且没有对多年来影响排放、增加油耗的饱和蒸汽压、烯烃芳烃含量等其他问题着手解决,其中部分问题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变得更为严重。
一是随着发动机强化程度提高,压缩比进一步提高,均需使用高辛烷值的汽油。需用高辛烷值汽油的缸内直喷发动机比可以使用低辛烷值汽油的普通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平均提高10%以上,这对数以千万计的社会保有车辆,节能规模将是万吨级的,排放影响同样巨大。近年欧洲98号汽油使用量大幅增长说明了这一点。而标号降低导致油耗、排放增加。标号降低后,加大了发动机的爆震几率,推迟点火提前角的情况增加,造成燃烧劣化、油耗增加和动力性下降。
二是芳烃含量。高芳烃容易导致启动后混合气偏稀,排放增加;同时,芳烃容易形成燃烧室积碳;与苯排放线性相关,毒性强;臭氧生成能力强。因此降低芳烃是大趋势。尽管征求意见稿中的芳烃含量40%没有变化(欧洲的芳烃限值是18%),但比较了以前的汽油检测结果,目前油品中芳烃的实际含量是增加了,可以认为油品的实际水平是下降了。
三是饱和蒸汽压控制。我国纬度跨度大,饱和蒸汽压仅分冬夏两季,不利于冷启动控制,造成排放增加。现有条件完全有能力根据气温的情况细化蒸汽压的控制范围。
四是在目前的定价机制下,标号降低有损消费者利益。一方面,辛烷值是汽油定价的基准之一,一个辛烷值约为油价的2%。降标号没有降价格,这显然侵占消费者利益。
五是已经降低标号汽油对车辆使用影响情况解读。一些观点认为,北京标号降低几个月,车辆的使用没有受到实际影响。但事实是,标号降低对于单车的油耗影响不大(通常为1%-3%),非专业人士很难察觉或认为是发动机或堵车等其他原因造成,但总量是非常可观的。
建议:
1.在国家层面开展汽油牌号调整的研究和论证。为确保社会车辆的稳定使用,在没有明确结论前,应该继续维持现有汽油牌号体系。石化行业应优化油品的构成组分,降低催化裂解汽油比例,在技术和产能上提高重整、烷基化比例。
2.加强对《车用汽油》标准修订工作的监督,适时调整相关标委会委员的构成,改变石化行业独占标准修订话语权的局面。拆掉落后技术的保护伞。
3.在标准中增加98号汽油,将98号汽油纳入价格监管体系中。在标准中落实添加“清净剂”等(环保部)相关政策要求。
4.有效降低芳烃含量,建议目前控制在35%以下,并制定计划,逐步降低到20%。以温度为基准,细化饱和蒸汽压的控制。具体如下:
0°C以上,饱和蒸汽压范围控制在45-60kPa,-20°C --0°C,饱和蒸汽压范围控制在50-65kPa;-30°C -- -20°C,饱和蒸汽压范围控制在60-75 kPa;低于-30°C,饱和蒸汽压范围控制在65-80kPa。
责任编辑:沈珂
中国民主同盟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厂胡同北巷1号 传真:010-65232852 电子信箱:webmaster@mmzy.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