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8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具有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重大意义。我们建议:
(一)稳住“四小海”,走向“四大洋”。加强对“四小海”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实际控制力,稳步推进自主开发力度,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和海上安全等,待条件成熟时再与周边国家实施共同开发。同时,扩大海洋经济战略视野,走向“四大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开发利用公海资源。中国崛起引起多国在公海尤其是南太平洋、南极地区和北冰洋地区的涉足,企图抢在中国之前,先行开发。我们须高度重视,把握机遇,抓住公海开发先机。
(二)破解海洋产业瓶颈,加快海洋经济转型升级。从我国海洋经济试点的情况看,以海岸带为载体的海洋传统产业仍处于绝对主体地位,而以深海资源开发为载体的高端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明显不足,阻碍了我国走向深海大洋的能力。建议从抓住深海油气、金属矿产、生物资源和可燃冰等深海资源开发入手,优先发展“海洋工程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海上资源勘探、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先导性服务业,以及海工作业、环境信息、特种安装和海上运输等后继性服务业。以“海洋工程产业”创新,带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三)扩大海洋法规则主导权。在尊重国际海洋现有秩序的前提下,努力在联合国和国际海洋组织框架内继续倡导和平利用公海、航行自由和环境保护原则,力争公海开发、两极开发规则的话语权和决策参与权。与此同时,加快培养海洋法专业人才,适度引进国际法专家,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集聚人才,筹谋规划。
责任编辑:沈珂
中国民主同盟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 -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厂胡同北巷1号 传真:010-65232852 电子信箱:webmaster@mmzy.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