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上海民盟各级组织和广大盟员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学习。来听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心声——
陆帅
民盟市委常委、复旦大学委员会主委,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彰显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细细品味,我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承担着培育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职责。作为一名高校基础学科的教师,我有幸承担了学校“强国之路”思政大课的部分教学任务。这不仅要求我传授专业知识,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黄宏伟
民盟市委常委、同济大学委员会主委,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很受鼓舞,也很振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感触颇深。同济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在此领域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土木、建筑、交通等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联合科研项目,让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实践能力。作为民盟同济大学委员会主委,我将带领盟员积极参与相关调研与建言献策,助力同济大学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领域持续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专业人才,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段纯刚
段纯刚
民盟市委常委、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发展委员会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华东师大民盟深感责任重大,将牢记总书记殷殷重托,积极投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实践。结合DeepSeek的成功经验,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新模式需以创新为驱动,构建“三维融合”体系:一是深化跨学科人才培养,打造学术/竞赛双赛道复合型人才,推动多学科交叉课程建设;二是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推动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三是构建容错创新生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为青年教师提供“创新安全区”。
陈广洁
陈广洁
民盟市委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
交大医学院民盟盟员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医学院教师和医务工作者,我们将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同时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科技创新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助力交大医学院发展,同时加强民盟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我们将始终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己任,聚焦国家重大医学需求和人民健康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使命担当,为祖国医学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园根
马园根
民盟市委委员、黄浦区委主委,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我深受启发。总书记强调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教育强则科技兴,科技兴则人才聚,人才聚则国家盛。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培养体系。同时,加强教育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让教育与科技需求紧密结合,让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为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贡献力量,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张芸
张芸
民盟市委委员、静安区委主委,市西中学副校长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和民盟区委主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感振奋。总书记谈到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将为教育领域带来新机遇。将人工智能融入基础教育,能够创新教学模式,如借助智能教学工具实现个性化学习,利用教育大模型开发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以及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举措,也切中当下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的关键问题,体现了教育的人民属性,能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董学平
董学平
民盟市委委员、闵行区委主委,闵行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备受鼓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总书记谈到要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这对当前推进“五育”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还谈到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既强调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教育的赋能作用,又指出教育对于启智润心方面的重要功能,这为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指明了方向。总书记还强调了阅读对于文化建设和人的成长的重要意义,指出要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社会。我们要学习领会精神要义,在党派工作和本职工作中贯彻落实。
曾宪一
曾宪一
民盟徐汇区委副主委、徐汇中学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这是一场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变革,体现与时俱进地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一是在教育评价上,不“唯分数论” ,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指挥棒最重要。二是在课程设置上,打破单一模式转向多元课程——课程领先者才不会落后,跨学科融合的创新课程指向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三是在师资队伍上,强教必先强师,人工智能为教育注入新活力——优秀师资才是教育强国的基石。
沈沂
沈沂
民盟市委基础教育委员会委员、金山中学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盟员、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我将以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聚焦教育质量提升,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我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