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十八大报告主题 不断开创民盟思想宣传工作新局面 —— 学习中共十八大精神体会

 

举国关注,万众瞩目的中共十八大已胜利闭幕。然而大会奏响的世界强音,开启的崭新时代,描绘的宏伟蓝图,亟待我们去宣扬、去发展、去奋斗。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更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鼓舞我们阔步前进的行动指南、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盛会主题以简单明快的语言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旗帜、道路、精神、目标问题。读来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倍感深切。

主题即灵魂,目标即方向。十八大报告主题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新期待,凝聚了党内外13亿人民向更高目标奋勇前进的力量。中国民主同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战友、诤友和直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在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中,民盟始终秉持与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作出了一个参政党应尽职责和贡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建成具有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更是一个亟待完成的既定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民盟的特色和优势,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共同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和重任,首要的还是要从完善民盟自身做起,从夯实民盟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着力。

理论是基础。91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加强民盟自身建设,也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参政党建设理论体系,以党为师,以人为本,重点抓住“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这一基本问题深入研究,深入探讨建设一个高素质参政党原则、途径、方式,包括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参政议政机制等等。由此形成一整套系统成熟的理论基础,来指导、推动和规范参政党建设的实践,并成为参政党思想建设的理论支撑和依据。

思想是力量。思想的力量从何而来?第一是信念;第二是价值。民盟卓越领导人张澜先生一生“以义持己、以仁爱群”, 以“仁”修内,以“义”对外,涵育自我,升华境界,自尊、自爱、自强,坚持追求民主和正义,将人生价值融入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大众的奋斗之中,其壮丽璀璨的一生,为民盟的发展壮大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精神财富。在新的形势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继续发扬老一辈盟员与中共携手奋进、团结合作的光荣传统,进一步传承民盟先辈“关注民生、奔走国是”的崇高追求和坚定信仰。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把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精神作为思想建设的重要抓手,引领广大盟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信念、共同前进方向、共同奋斗目标。坚持学习贯彻“同心”思想,推进“同心”实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不断丰富“同心”思想内涵,不断发挥同心思想的政治引导、实践指引价值。进一步增强广大盟员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迎挑战的坚定信念。

创新是灵魂。“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的需要,历史的必然。在世情、国情、盟情都发生着深刻变化的今天,与时俱进的提出盟务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任务。当前形势下,做好民盟思想宣传工作机遇与挑战同在,压力与考验并存,在实践中,抓好学习座谈会、理论研讨会、办好盟讯盟刊等传统形式的思想宣传工作之外,还要积极适应社会变化新趋势,科学把握民盟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学习制度,推动思想宣传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适应新的社会传播交流方式和环境,广泛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宣传民盟的工作成果、政治理念,以此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提高工作实效。

历史已经掀开新的一页,盛会向我们展示了美好前景。我们期待在中共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民盟思想宣传工作理念、思路、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引导广大盟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大目标,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是做事。不断开创民盟思想宣传工作新局面。(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参政党理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赵金华)

责任编辑:冯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