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平:我非常荣幸地作为来宾列席了十九大开幕和闭幕会,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地感受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生态学研究的工作者,深深体会和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建设美丽中国和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2015年3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得知吉林境内现有27只野生东北虎和42只东北豹时,关切地问道 “野生东北虎吃什么?”“种群能不能延续?”等问题,并当即做出重要指示“这是好现象,关键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把工作做扎实。” 2015年6月15日在民盟中央的调研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野生东北虎、东北豹重返东北境内,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要抓住当前有利条件,遵循自然规律,完善思路,创新举措,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做好……”,总书记又亲自主持审定了东北虎豹(1.46万平方公里)、大熊猫(2.71万平方公里)、三江源(12.31万平方公里)、祁连山(5.02万平方公里)等4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将全国2%的国土空间还给大熊猫、东北虎、藏羚羊,世代传承,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这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38次会议当中,其中20次讨论了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的议题,研究了48项重大改革,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设计了“八项制度”,改革密度之高、推进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美丽中国”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性变革。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应该抓住当前发展的大好形势,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围绕十九大指定的生态文明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倪慧芳:中共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政治判断,抓住了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实际需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未来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用辩证唯物的思维,准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关系,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前瞻意识,继承民盟“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优良传统,找准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历史方位和用力方向,在新时代有新作为。
一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在履职过程中。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我们要立足“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继续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既聚焦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又紧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情,在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注重发展的协同性和联动性,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中,抓重点、补短板,深入调查研究,着力在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中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多献求真务实之策,多做开拓创新之事。
二要在汇聚力量、化解矛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中有新作为。要实现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必须汇聚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的力量,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最强正能量。我们要发挥民盟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与全盟正在开展的“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的专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协助中共党委、政府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人民美好生活营造和谐稳定、奋发向上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履职本领。中共十九大报告对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把民盟建设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的参政党,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学习借鉴执政党建设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升“五种能力”。提升参政党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为更好的履职尽责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民盟事业薪火相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党合作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