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师大附中校长  张国新

中共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历史接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同时也是一次划时代意义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通篇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非常强烈的使命担当。中共十九大报告不仅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汇聚了中华儿女的寄托和向往,而且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坚强决心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导自信,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为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作为一位民盟成员,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一位中学校长,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时,我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发展的阐释印象尤为深刻。报告让全体教师看到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也让我深感教师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习总书记高屋建瓴,为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中长期发展进行了科学的顶层设计,指明了奋斗的方向,让我倍受鼓舞,同时也感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一个分水岭,是判断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领域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状况。转型时期的中国,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培养、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快速转型的最大瓶颈,新的教育生态正在生成并向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严峻挑战,挤压传统教育机构的领域和生存空间,迫使传统学校改革创新,以满足经济和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全民、多样、多重、终身、泛在和紧迫的学习需求和教育需求。经济和社会转型呼吁教育本身必须转型,呼唤一场新的深刻的教育革命。

教育是为国家、民族和每个人未来发展作准备的事业。中共十九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做好以下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德为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重视加强劳动教育,让青少年一代体会劳动艰辛、增强劳动意识。坚持不懈强化学校体育工作,让广大学生增强体质、强健体魄、锤炼意志品质。全面推进艺术教育,积淀学生艺术底蕴,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美丽心灵。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首先从面对和认识变化了的社会、变化了的学生、变化了的学习需求开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综合改革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改革创新和于法有据相结合、中央顶层设计和基层学校探索相结合。坚持依法办学,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鼓励创新教育模式,鼓励建立充满活力、激励创新的教育生态。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兴趣、特长、爱好,养成独立思考、热爱创新的素质、能力和潜力。认真培养好每一位学生,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的美好理想。

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供公平、优质、包容的教育,让每个师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坚持协同育人,推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融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共十九大报告,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我们今后一定要在“学”上下功夫,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工作实践。要在“谋”上动脑筋,胸怀全局遵循规律谋学校教育的发展。要在“实”上出真招,把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位。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定会实现!

责任编辑:民盟江西省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