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盟员社区 > 群言堂
重视培养年轻盟员同志——民盟上海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几点经验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06-09-22
民盟上海市委员会
九十年代中期,为加快培养盟内跨世纪人才,增强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加速培养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新一代接班人,民盟市委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热心盟务的青年盟员在1995年11月成立了民盟上海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
十年来,在盟组织的培养下,青年盟员在本职岗位、盟务工作和参政议政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民盟争了光,添了彩。他们中担任全国人大代表1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市人大代表11人、市政协委员12人(常委1人);民盟中央委员3人(常委1人)、民盟市委副主委2人、常委8人、市委委员25人;还有更多的青年盟员担任了专门委员会和基层盟组织的干部。在本职岗位上,担任副区长1人、中院副院长1人,处级干部26人,高校副校长3人,科研院所副院(所)长2人;此外,青委会成员中有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有数人当选国家“863”高新技术计划专家,有多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还有十多人获优秀园丁奖、优秀教师奖……
回顾总结十年来的工作,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青年盟员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政治把握能力。
青委会成立后,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
首先是学政治,要求广大青年盟员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有关理论。如:每年全国两会一结束,青委会就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传达两会精神。然后,展开讨论,畅谈感想;结合形势,组织青年盟员参加盟市委形势报告会,了解形势,提高认识;结合任务召开《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青年盟员自身建设》座谈会,组织全体委员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精神等。
其次是学盟史。民盟光荣历史传统教育始终是青委会工作重点。通过学习,使广大青年盟员了解中国共产党和民盟之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史,了解民盟一步步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过程,了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如:青委会成立伊始,就邀请盟内老前辈尚丁同志介绍民主革命时期的青年盟员,在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中与中共亲密合作,积极发挥作用的历史,为全体盟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盟史教育课。又如:结合上海民盟组织建立六十周年纪念,民盟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于5月26日 组织部分新入盟的青年盟员举行了一次“红色之旅”。“红色之旅”一行由民盟市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方荣率队,先后参观了民盟一届二次全会旧址和张澜故居,最后赴福寿园瞻仰七 君子雕像及其他民盟先辈的陵墓。活动结束后,青年盟员感触良深,反响热烈。表示接受了一次深动的盟史教育,对盟的了解更多了,对盟的感情更深了。
搭舞台、压担子,在实践中提高青年盟员的参政议政能力。
参政党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参政议政。统战形势的发展也迫切要求青年盟员尽快成长,担当起参政议政的重任,而青年盟员也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为此,盟市委积极为青年盟员搭舞台、压担子,让青委会成员共同参与盟市委的重大活动。如各种大型座谈会、大型纪念活动、统战理论研讨、市两会提案准备等。通过这些活动,既是给青年盟员提供了学习、锻炼的机会,也为盟市委考察、培养青年盟干部创造了条件。
曾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的《为高校特困生解困的建议案》、市政协大会发言稿《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几点建议》、获市政协高度好评的《加强对房地产管理的若干建议》均出之青委会成员之手。青委会成员撰写的《浅谈民主党派区委对基层支部的领导与指导》、《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思考》、《宪政理论与政党理论》等多篇论文,有的在上海市统战理论研讨会上作了交流,有的在《上海统战理论研究》杂志或《上海盟讯》上发表。
此外,青委会自身还积极主动为青年盟员搭舞台、压担子。如:组织百名青年盟员专家,在白玉兰广场举行大型综合咨询为市民服务。又如:2004年4月,与专门招收来之特困家庭的优秀学生的久隆模范中学签订“播种希望”合作助学育才协议,为久隆学生设立科学艺术发展奖励金,每月为学生举办一次高质量的义务讲座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青年盟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二、 以适应青年盟员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增强青年盟员的凝聚力。
青委会成立至今,开展了一系列适合青年盟员特点的活动。如:新春联欢会、“五四”舞会、系列讲座、社会考察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青年盟员的凝聚力。
三、 考察、培养与推荐使用相结合。
青年盟员是民盟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源泉,考察、培养是手段,推荐使用是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培养,对素质好、表现突出的青年盟员,根据其自身条件,分别向盟内安排、政治安排、实职安排等不同方向推荐。考察培养与推荐使用要和盟基层组织密切配合,要和中共统战部密切沟通。郑惠强、李原、游伟等是其中的典型事例。
注:上海现有盟员124680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盟员3299人。
责任编辑:管理员
重视培养年轻盟员同志——民盟上海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几点经验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06-09-22
民盟上海市委员会
九十年代中期,为加快培养盟内跨世纪人才,增强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加速培养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新一代接班人,民盟市委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热心盟务的青年盟员在1995年11月成立了民盟上海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
十年来,在盟组织的培养下,青年盟员在本职岗位、盟务工作和参政议政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民盟争了光,添了彩。他们中担任全国人大代表1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市人大代表11人、市政协委员12人(常委1人);民盟中央委员3人(常委1人)、民盟市委副主委2人、常委8人、市委委员25人;还有更多的青年盟员担任了专门委员会和基层盟组织的干部。在本职岗位上,担任副区长1人、中院副院长1人,处级干部26人,高校副校长3人,科研院所副院(所)长2人;此外,青委会成员中有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有数人当选国家“863”高新技术计划专家,有多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还有十多人获优秀园丁奖、优秀教师奖……
回顾总结十年来的工作,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青年盟员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政治把握能力。
青委会成立后,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
首先是学政治,要求广大青年盟员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有关理论。如:每年全国两会一结束,青委会就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传达两会精神。然后,展开讨论,畅谈感想;结合形势,组织青年盟员参加盟市委形势报告会,了解形势,提高认识;结合任务召开《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青年盟员自身建设》座谈会,组织全体委员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精神等。
其次是学盟史。民盟光荣历史传统教育始终是青委会工作重点。通过学习,使广大青年盟员了解中国共产党和民盟之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史,了解民盟一步步坚定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过程,了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如:青委会成立伊始,就邀请盟内老前辈尚丁同志介绍民主革命时期的青年盟员,在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中与中共亲密合作,积极发挥作用的历史,为全体盟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盟史教育课。又如:结合上海民盟组织建立六十周年纪念,民盟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于
搭舞台、压担子,在实践中提高青年盟员的参政议政能力。
参政党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参政议政。统战形势的发展也迫切要求青年盟员尽快成长,担当起参政议政的重任,而青年盟员也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为此,盟市委积极为青年盟员搭舞台、压担子,让青委会成员共同参与盟市委的重大活动。如各种大型座谈会、大型纪念活动、统战理论研讨、市两会提案准备等。通过这些活动,既是给青年盟员提供了学习、锻炼的机会,也为盟市委考察、培养青年盟干部创造了条件。
曾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的《为高校特困生解困的建议案》、市政协大会发言稿《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几点建议》、获市政协高度好评的《加强对房地产管理的若干建议》均出之青委会成员之手。青委会成员撰写的《浅谈民主党派区委对基层支部的领导与指导》、《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思考》、《宪政理论与政党理论》等多篇论文,有的在上海市统战理论研讨会上作了交流,有的在《上海统战理论研究》杂志或《上海盟讯》上发表。
此外,青委会自身还积极主动为青年盟员搭舞台、压担子。如:组织百名青年盟员专家,在白玉兰广场举行大型综合咨询为市民服务。又如:2004年4月,与专门招收来之特困家庭的优秀学生的久隆模范中学签订“播种希望”合作助学育才协议,为久隆学生设立科学艺术发展奖励金,每月为学生举办一次高质量的义务讲座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青年盟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二、 以适应青年盟员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增强青年盟员的凝聚力。
青委会成立至今,开展了一系列适合青年盟员特点的活动。如:新春联欢会、“五四”舞会、系列讲座、社会考察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青年盟员的凝聚力。
三、 考察、培养与推荐使用相结合。
青年盟员是民盟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源泉,考察、培养是手段,推荐使用是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培养,对素质好、表现突出的青年盟员,根据其自身条件,分别向盟内安排、政治安排、实职安排等不同方向推荐。考察培养与推荐使用要和盟基层组织密切配合,要和中共统战部密切沟通。郑惠强、李原、游伟等是其中的典型事例。
注:上海现有盟员124680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盟员3299人。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