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盟员社区 > 盟员心声

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参加民盟医疗下乡有感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06-03-06

    北京协和医院 冷金花

    10月14日,我们一行10人从秋高气爽的首都北京出发,在民盟北京市常务副主委朱尔澄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甘肃东北部的白银市进行医疗活动。当我们走出兰州机场的时候,当地民盟领导和白银市第二医院院长早已等候在那里迎接我们,扑面而来的是西部人民的淳朴和热情。当汽车行进在通往白银的高速公路上,遥望着公路两旁的黄色沙山﹑星星点点的绿色植被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黄土高坡,我深切地感到:西部人民世代生息在这片相对贫瘠的土地上,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朴素如大地、宽厚如高山的情怀,我不禁对这片陌生的土地充满了崇敬和好奇。

    白银市曾是我国著名的矿产地,曾经为国家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但由于地处大西北,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这次民盟中央和民盟北京市委组织的医疗活动,旨在考察当地医疗卫生水平及将最新的医疗卫生资讯带给这里的医务工作者。结合各自专业特长和当地医院、医生的实际需要,这次参加医疗服务的专家有10人,涉及内分泌、心内、神内、急救、妇产科、风湿免疫、消化内科、泌尿、呼吸等九个专业。我们一到白银市第二医院,便开始了工作。从学术讲座﹑门急诊工作到手术演示,一切工作都有序进行,我们感到组织者工作的周到和细致。门诊就诊者络绎不绝,有的来自本市,而有的不远百里乘车赶到。就诊患者的朴素、善良和对医生的信赖,也是我从医20余载比较少见的。西部老百姓以他们特有的黄土地般的朴素的方式,给我们远道而来的医务工作以最热烈的欢迎。

    学术讲座更是座无虚席,讲者热情洋溢,听者聚精会神。不时还有讲台上下的交流和互动。西部医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使我们能够想象西部美好的前景。如果把我们出门诊给老乡看病比作"授之以鱼"的话,那旨在提高当地医生整体医疗水平学术的学术交流,则可称为是"授之以渔"。因为我们觉得只有当地医生的医术水平真正提高了,老百姓的健康才能真正得以保障。随着工作的深入,我真正理解了民盟中央组织这次医疗活动的深刻意义。

    在甘肃白银的日子里甚至离开后,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应该说这里的医疗条件相比内地的大都市,还有相当的差距。但就是在这样相对艰苦的工作条件以及医学信息相对不畅通的情况下,西部的同仁们不畏艰难,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保障这方水土人民健康的艰巨工作,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是我们这些在大都市工作的医生们所不能相比的。我对西部工作的同仁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讲座和交流中,我们带着迫切和欣喜的心情尽全力地将知识和技能倾囊而出,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觉得这是一份深深的责任。责任和义务。

    当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工作宗旨,保障十三亿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医疗下乡﹑医疗支边是提高老少边穷地区医务人员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民盟作为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伙伴,其工作的目标是永远和共产党保持一致的。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个盟员,我能有机会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西部的患者﹑把自己的经验与西部同行们分享,心中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同时我更加深切地感到,一定要珍惜目前所拥有的工作、学习便利条件,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好医生、好教师、好的医学科研工作者,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