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盟员社区 > 盟员心声
亲情与责任:我的民盟日子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06-04-11
我加入民盟了,这是对重病中的伯父最大的安慰。岁月峥嵘,今天的我已经无法完全读懂这个公元1948年就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的耄耋老人近60年的民盟情结,但入盟年余,细细品味我的民盟日子,感受我周边的民盟氛围,我渐渐地却又是十分强烈地感到我与伯父的心在靠近。
感受亲情
刚刚入盟,就赶上福田总支组织活动,我们支部的盟员大都有事没法参加,想想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我也有些犹豫。组织者叫边疆,如果不是她自我介绍是总支的主委,我还当她是旅游公司的推销员呐,电话里那热情劲儿让你觉得有点盛情难却,还是参加吧。
出发前老天不作美,深圳挂起了少有的黑色暴雨警报信号,天黑黢黢的,雨水乘着狂风就像从天上倒下来的一样,让人看着就头痛。硬着头皮出了门,好大不乐意,可能因为我是新盟员,人家取消活动漏了通知我……心里正嘀咕着,就看见集合地点果真停着一辆大巴,车下两个打伞的小人儿正跑着“拉客”,把一个个客人接了行李扶上车,雨伞象征性地支在客人头上,虽然达不到遮雨的效果,但五星级酒店的专业门童也就这阵势。雨太大,怪不得他们。
正四下里找着,没想到两个人同时向我跑来,就像见了久别的亲人,“赶紧去停车,就等你了!”嘿!敢情这俩“门童”我都认识,一个是盟市委组织部的曲先生,我入盟的所有资料、手续都是他教我办的,既认真又耐心;另一个就更可乐了,是秘书长张俞强,远远看着以为是穿着浅色短裤,其实是被雨水截去了大半截裤腿。
坐上了车我还是不塌实,顶着这么大的雨去旅游,民盟还真特立独行。老同志都被安排在前排坐,剩下我们这些年轻的就有机会和领导们在车尾坐的近些。我的感慨声还没落,前排的哥们就回过身来,“打住,当地是晴天,为了这天气预报,张秘把德庆气象台的电话都快给打暴了!”
果真吉人天相,出了深圳,我们一路向北,天越来越亮,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开朗。我们此行的重头戏是漂流。德庆,以亚洲第一漂著名,几天的暴雨使水流更大,湍急的水流泛着白白的浪花比平日更有诱惑力。我们个个摩拳擦掌,但看着“落汤鸡”一样的漂流勇士我们又犯愁了,手机、相机、手表、钱包、干衣服,这可都是我们的“细软”,再怎么仔细包裹好像也难逃厄运。还是盟市委的曲先生和小许善解人意,主动承担了保管财务的工作,看着他们一下子从潇洒的“摄影记者”眨眼间就变成了生意兴隆的“挑夫”,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激;再看着他们对漂流勇士艳羡的眼神,又觉得挺对不住他们的。好在他们很憨厚,不停地说,我们来就是服务的,我们根本就没做漂流的准备,连干衣服都没带……
才短短两天,我与大家很快就熟悉了,眼看着大巴就要驶进深圳了,一路欢声笑语,还真有点依依不舍。最后一个议程自然是领导讲话,愣了半天我才反应过来,坐在我后排一路发水、点名、送饭的张俞强居然是领导,居然是深圳市政协委员、民盟深圳市委会的副秘书长。“大家辛苦了,我们顶风冒雨地出门,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回来,虽然累点,活动还算成功,大家好好休息,明天上班才精力充沛。盟里有车送大家回家,但车位不够,我的车上有两个顺路的,还有两个空位,其他开车来的同志顺路送一下,最好保证所有老同志都有车送……”这是我听的最特别的领导讲话,太实在了,活脱脱一个“拉客仔”。为响应领导号召,我也主动送老陈回家。这是我第一次在游玩之后主动送游伴回家,但我却觉得像送亲戚一样,很自然,也很心安。
感悟责任
“你们秘书长的博客上报纸了!”刚一出电梯口,律所的前台秘书小黄就笑盈盈地冲我叫,把我还弄的一愣。这姑娘平日最关心的是口红的颜色一定要和鞋的面料颜色相配,什么时候她也关心起民盟了?黄姑娘抖着手上的报纸,很认真地跟我说,“我帮你留了一份,他说的挺有道理的……”
果真,张秘的博客占了半个版面,黑体大字:深圳市政协委员、民盟深圳市委会副秘书长张俞强——《消委会应做消费者的“黑猫警长”》。从此以后,只要有关于民盟的报道,小黄总会帮我留一份报纸,还不时的点评一下报道的内容。由此,这个小姑娘也熟悉了民盟的主委陈观光、秘书长张俞强,有一天她还神秘兮兮地跟我说:你们民盟的万捷好像也挺有名的……今年的两会期间,小黄帮我“截留”了不少报纸,以至所里的其他律师都有意见了,“你们又不是民盟的”,“那还不允许我们关心民盟呀?”律师所里个个伶牙俐齿!一时间报纸成了抢手货,至少在我工作的律师事务所,民盟和民盟关心的问题都成了热门的议题。
民盟是一个参政的政党。这一点我在加入民盟时的感受并不强烈,民盟里没有轰轰烈烈的运动、没有没完没了的学习、更没有气吞山河的口号,有的只是认认真真地调研、反反复复的研讨,感觉上更像是一个学术团体。2006年,是我第一次以民盟盟员的身份亲历两会,尤其是在深圳的两会期间,包括张秘在内的8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开通了自己的博客。
06年的春天,博客的世界热闹非凡,名人开博大秀个人隐私,常人开博期盼名利双收,馒头血案、寒白大战,哄客群起,少不了污言秽语,委员的博客会就更让人充满期待。“为科学发展而谋,为人民利益而呼”,张秘的博客开锣了。议题从“立法、守法与信法杂谈”、“就〈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建议征求广大网友意见”、“关于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建议”、“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社区的建议”、“建立劳务工教育和培训的长效机制的建议”、“民主团结努力发挥政协优势”、“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自主创新
加快名牌战略的实施”,到“恪尽职责 不辱使命”……二十几个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广泛的关注,恳切的关怀,深入的调研,翔实的数据,理性的分析,前瞻的思考,可行的建议……言语朴实,文风清新,完全屏蔽了网络的浮躁和混沌,异样的博客不仅引来好评如潮,同时也展现了民盟的风采。
在群英荟萃,大家云集的民盟里,我深切地感觉到了压力,特别是网友真诚的赞许和恳切的期望,虽然是给张秘的,也是给民盟的。作为新盟员,我现在虽然还不能为民盟增光,至少也不能给民盟抹黑呀!
说来有些汗颜,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对民盟盟员身份的真正认知才刚刚开始,我的民盟生活还在继续,民盟和民盟先贤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良知时时警醒着我,让我不敢懈怠,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在感受民盟深圳带给我的亲情的同时,也担负起民盟盟员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
作者:王捍东
广东仁人律师事务所律师
责任编辑:管理员
亲情与责任:我的民盟日子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06-04-11
我加入民盟了,这是对重病中的伯父最大的安慰。岁月峥嵘,今天的我已经无法完全读懂这个公元1948年就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的耄耋老人近60年的民盟情结,但入盟年余,细细品味我的民盟日子,感受我周边的民盟氛围,我渐渐地却又是十分强烈地感到我与伯父的心在靠近。
感受亲情
刚刚入盟,就赶上福田总支组织活动,我们支部的盟员大都有事没法参加,想想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我也有些犹豫。组织者叫边疆,如果不是她自我介绍是总支的主委,我还当她是旅游公司的推销员呐,电话里那热情劲儿让你觉得有点盛情难却,还是参加吧。
出发前老天不作美,深圳挂起了少有的黑色暴雨警报信号,天黑黢黢的,雨水乘着狂风就像从天上倒下来的一样,让人看着就头痛。硬着头皮出了门,好大不乐意,可能因为我是新盟员,人家取消活动漏了通知我……心里正嘀咕着,就看见集合地点果真停着一辆大巴,车下两个打伞的小人儿正跑着“拉客”,把一个个客人接了行李扶上车,雨伞象征性地支在客人头上,虽然达不到遮雨的效果,但五星级酒店的专业门童也就这阵势。雨太大,怪不得他们。
正四下里找着,没想到两个人同时向我跑来,就像见了久别的亲人,“赶紧去停车,就等你了!”嘿!敢情这俩“门童”我都认识,一个是盟市委组织部的曲先生,我入盟的所有资料、手续都是他教我办的,既认真又耐心;另一个就更可乐了,是秘书长张俞强,远远看着以为是穿着浅色短裤,其实是被雨水截去了大半截裤腿。
坐上了车我还是不塌实,顶着这么大的雨去旅游,民盟还真特立独行。老同志都被安排在前排坐,剩下我们这些年轻的就有机会和领导们在车尾坐的近些。我的感慨声还没落,前排的哥们就回过身来,“打住,当地是晴天,为了这天气预报,张秘把德庆气象台的电话都快给打暴了!”
果真吉人天相,出了深圳,我们一路向北,天越来越亮,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开朗。我们此行的重头戏是漂流。德庆,以亚洲第一漂著名,几天的暴雨使水流更大,湍急的水流泛着白白的浪花比平日更有诱惑力。我们个个摩拳擦掌,但看着“落汤鸡”一样的漂流勇士我们又犯愁了,手机、相机、手表、钱包、干衣服,这可都是我们的“细软”,再怎么仔细包裹好像也难逃厄运。还是盟市委的曲先生和小许善解人意,主动承担了保管财务的工作,看着他们一下子从潇洒的“摄影记者”眨眼间就变成了生意兴隆的“挑夫”,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激;再看着他们对漂流勇士艳羡的眼神,又觉得挺对不住他们的。好在他们很憨厚,不停地说,我们来就是服务的,我们根本就没做漂流的准备,连干衣服都没带……
才短短两天,我与大家很快就熟悉了,眼看着大巴就要驶进深圳了,一路欢声笑语,还真有点依依不舍。最后一个议程自然是领导讲话,愣了半天我才反应过来,坐在我后排一路发水、点名、送饭的张俞强居然是领导,居然是深圳市政协委员、民盟深圳市委会的副秘书长。“大家辛苦了,我们顶风冒雨地出门,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回来,虽然累点,活动还算成功,大家好好休息,明天上班才精力充沛。盟里有车送大家回家,但车位不够,我的车上有两个顺路的,还有两个空位,其他开车来的同志顺路送一下,最好保证所有老同志都有车送……”这是我听的最特别的领导讲话,太实在了,活脱脱一个“拉客仔”。为响应领导号召,我也主动送老陈回家。这是我第一次在游玩之后主动送游伴回家,但我却觉得像送亲戚一样,很自然,也很心安。
感悟责任
“你们秘书长的博客上报纸了!”刚一出电梯口,律所的前台秘书小黄就笑盈盈地冲我叫,把我还弄的一愣。这姑娘平日最关心的是口红的颜色一定要和鞋的面料颜色相配,什么时候她也关心起民盟了?黄姑娘抖着手上的报纸,很认真地跟我说,“我帮你留了一份,他说的挺有道理的……”
果真,张秘的博客占了半个版面,黑体大字:深圳市政协委员、民盟深圳市委会副秘书长张俞强——《消委会应做消费者的“黑猫警长”》。从此以后,只要有关于民盟的报道,小黄总会帮我留一份报纸,还不时的点评一下报道的内容。由此,这个小姑娘也熟悉了民盟的主委陈观光、秘书长张俞强,有一天她还神秘兮兮地跟我说:你们民盟的万捷好像也挺有名的……今年的两会期间,小黄帮我“截留”了不少报纸,以至所里的其他律师都有意见了,“你们又不是民盟的”,“那还不允许我们关心民盟呀?”律师所里个个伶牙俐齿!一时间报纸成了抢手货,至少在我工作的律师事务所,民盟和民盟关心的问题都成了热门的议题。
民盟是一个参政的政党。这一点我在加入民盟时的感受并不强烈,民盟里没有轰轰烈烈的运动、没有没完没了的学习、更没有气吞山河的口号,有的只是认认真真地调研、反反复复的研讨,感觉上更像是一个学术团体。2006年,是我第一次以民盟盟员的身份亲历两会,尤其是在深圳的两会期间,包括张秘在内的8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开通了自己的博客。
06年的春天,博客的世界热闹非凡,名人开博大秀个人隐私,常人开博期盼名利双收,馒头血案、寒白大战,哄客群起,少不了污言秽语,委员的博客会就更让人充满期待。“为科学发展而谋,为人民利益而呼”,张秘的博客开锣了。议题从“立法、守法与信法杂谈”、“就〈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建议征求广大网友意见”、“关于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建议”、“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社区的建议”、“建立劳务工教育和培训的长效机制的建议”、“民主团结努力发挥政协优势”、“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自主创新
加快名牌战略的实施”,到“恪尽职责 不辱使命”……二十几个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广泛的关注,恳切的关怀,深入的调研,翔实的数据,理性的分析,前瞻的思考,可行的建议……言语朴实,文风清新,完全屏蔽了网络的浮躁和混沌,异样的博客不仅引来好评如潮,同时也展现了民盟的风采。
在群英荟萃,大家云集的民盟里,我深切地感觉到了压力,特别是网友真诚的赞许和恳切的期望,虽然是给张秘的,也是给民盟的。作为新盟员,我现在虽然还不能为民盟增光,至少也不能给民盟抹黑呀!
说来有些汗颜,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对民盟盟员身份的真正认知才刚刚开始,我的民盟生活还在继续,民盟和民盟先贤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良知时时警醒着我,让我不敢懈怠,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在感受民盟深圳带给我的亲情的同时,也担负起民盟盟员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
作者:王捍东
广东仁人律师事务所律师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