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盟员社区 > 盟员心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读盟史悟传统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http://www.mmzy.org.cn [大] [小] 2008-03-26

六十六年的民盟历史是一条浩瀚的大江,从涓涓的源头一路浩浩荡荡流淌而来,这期间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先烈值得我们赞叹,有多少荡气回肠的历史瞬间值得我们记取。六十六年来的民盟是一片灿烂星空,仰望星空,群星闪耀:李公仆、闻一多、张澜、季羡林、张岱年、苏步青、金克木等革命家、政治家、科学家、学者云集,只要偶一抬头就能看见满天星斗,沐浴满身星辉。六十六年来的民盟更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在今天中国这片土地上这棵大树越发枝繁叶茂,每一粗壮的枝干上都结满累累硕果。六十六来,民盟的前辈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精神财富,也形成了民盟传统。我们要思考“精神财富”有哪些?“传统”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民盟的传统在每一位民盟的前辈身上,也在六十六年来所走过的每一段历史中。如今借助开展的“政治交接教育学习活动” 这个机会,我们要学习历史,思考传统。对于出生和成长在解放后的每一位民盟的后生应该好好重温民盟六十六年来每一步足迹中所形成的传统,许多重要历史瞬间日渐遥远,如果不到历史深处去作一番游历,我们将难以寻觅到我们民盟所走过的每一步脚印背后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慎终追远”才能继承和发扬传统。
最近一段时间,集中阅读了民盟先辈的人物传记、名人回忆录和中国现当代历史中有关民盟的材料,偶有所获。虽然所读到的较之于浩瀚的历史长河来说,只是掬一勺水,但是一滴水里见历史,一瞬间里凝固着永恒。民盟的传统也渐渐在心中清晰起来。
爱国爱民,大爱无垠
爱国爱民是民盟先辈成立民盟的起因,这也是所有民主党派与党一致的思想基础,有了这一共同点才能保证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没有了这一点,一切成就和人格都失去了立足点。“天地有大爱”,因为有了这份爱,才有了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等一大批民盟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中国民主同盟现代史,才有了和党并肩作战的一段光辉历史;因为有了这份爱,才有了季羡林、童第周、钱伟长等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大学者,用大爱做成大学问,成就大事业;因为有了这份爱,才有了华罗庚、费孝通、曾呈奎、谷超豪等许多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才有了将生命融入事业的伟大和不凡。
“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祖国和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许多民盟的先驱、先烈、先贤,在离开我们的时候,世人喟叹“世界上最好的那个人走了”。在离开多少年以后,他们依然活在后人的心中,“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追怀先辈,继承传统首先就要继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一传统。这一传统应该成为今天所有盟员立身行事的出发点和准则,应该成为我们每时每刻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心境。
追求真理,诤友诤言
在战争年代,民盟的创立者们痛切时弊,面对强权敢于直言,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前仆后继;在文革那个动荡时期,他们始终坚定信念,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多少个历史转折面前,民盟的前辈们坚持政治大节,保持着盟的风骨和气节,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道相谋,同气相求”,风雨同舟,做党可信赖的朋友,为民盟与党合作的历史记录了光彩的一笔,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坚持真理,敢说真话的学习典范。”
“其人与骨俱朽矣,而其言犹在耳!”,真理的魅力,真话的魅力,不会随岁月流逝。他们的铮铮铁骨至今如在目前,他们的仗义执言至今言犹在耳。现在随着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更加密切,党接纳不同声音的胸襟更加开阔,参政议政需要我们坚持真理,民主监督需要我们敢说真话,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都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敢做诤友,敢谏诤言,要有识真理的见地,说真话的勇气。
善于合作,踏实做事
这里的“合作”,是指我们民盟在政治上自觉选择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合作,与党“长期合作,风雨同舟”是民盟的光荣传统。这个方面,张澜主席是我们的表率。他多次提到,“没有与党的合作就没有民盟的成立”,“我们居于朋友的地位,应该反省我们够不够一个好朋友,我们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能不能与这位朋友相配合” 。实践证明:没有合作就没有民盟;没有合作就没有民盟的大发展;没有合作就没有真正民主的实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同”是阿谀之从、表面上的赞同,“和”是内心真诚的认同和合作,我们的民盟前辈为我们树立的就是这样的君子合作之风。在今天这个复杂而纷纭变幻的大背景下,“善于合作”这一传统,要特别弘扬。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信念,与党积极合作,做党真正的挚友。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奉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与“善于合作”这一传统紧密相连的是我们无数民盟前辈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民盟自成立之日起,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和人文学者。他们做的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做事的踏实作风更是今天社会中的一股清新之风,成为后辈学习的楷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费孝通“行行重行行”的脚步,一直在跋涉中,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季羡林甘坐冷板凳专攻冷门学科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清晨四点亮起的“朗润园”的灯光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自励的心灯,学术和道德都树立起丰碑;曾呈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身先士卒、奋进不息,”创立起我国的海洋科学……许许多多的民盟前辈之所以成为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伟大事业的奠基人,兢兢业业、勤勤肯肯的工作作风是成就他们和民盟的基础。“踏踏实实”这一传统,需要我们每个人最需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也需要我们继承这一传统。惟有此,才能成就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价值,才能成就民盟的事业,才能成就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四、君子情怀,人格魅力
民盟的许多前辈他们的学术背景不同,人生经历迥异,但是无一例外都有着坦荡的君子情怀和巨大人格魅力。正直、刚正、淡泊、清廉、无私无畏是这一传统应有之意。民盟先辈张澜的“四勉一戒”:“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可以说是“民盟君子”的人格概括;梁漱溟“政治上特立独行,有自己的立场,人格气节,秉持公义,不攀附权贵,刚正不阿。”这也是民盟的君子风骨;季羡林俭以养德、淡泊名利,在名誉面前“受之有愧”, 纤尘不染,这又是的民盟君子风范…… 民盟前辈怀抱着坦荡君子情怀,书写了一篇篇道德文章,树起了一座座人格丰碑。“君子之德风”,十八万盟员当中有许多都是因为景仰于他们的丰厚学识和人格操守而亲近民盟,然后加入民盟的。作为被这一传统感召的民盟后生晚辈,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人有人格,盟也有盟格,传统中凝聚着我们的盟格。是我们民盟成为有威望的参政党的力量所在。
 
重温历史,了解六十六年来民盟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就会真正明白“我们的前辈将什么交给了我们?我们能接过什么?”“为了我们盟的发展我们该传承什么?为了我们事业的发展又需要我们这一代盟员发扬什么?”
人世有变迁,新陈有代谢,感谢民盟的前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宝藏,是我们永远的精神滋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今天,民盟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我们一定会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传统,“薪火相传,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金坛民盟市委    朱亚群
2007年11月15日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