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强健的民族和一个强壮的生命个体一样,必备优异的体魄,心肺功能超强是必需的。尽自己的努力加大民族的“肺活量”,是你我应尽的责任。一个民族的大脑需要知识填充,心灵需要精神滋养,肺活量需要体育锻炼。

“肺活量”这个术语是指在无时间限制的情况下,一个人尽全力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气体总量。它显示出肺部机能的活动量,也是体现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肺活量大的人,不仅心肺功能好,身体供氧能力也强。一般成年男子肺活量为3500—4000毫升,女子大约为2500—3000毫升,这是呼吸系统的效率问题,取决于胸腔扩张与收缩的宽舒程度,医学界将其作为检测人体衰老的首选项目。如此看来,一个民族的机体是否老化也可以从中见出端倪,岂能等闲视之?

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体育绝不是可有可无,它是生存的根本、繁衍的根基、进取的根由。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谓“自强不息”,又怎能缺少健硕的胸腔与发达的肺叶?一个民族要想畅快地呼吸,不能没有肺活量;要想迅速地奔跑,不能没有肺活量;要想垂直地攀登,不能没有肺活量。就说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射箭吧,看似和臂力大小有关,实则与呼吸联系紧密。孔子当年不光在杏坛上弦歌讲学,还是一位体育健将,非常善于驾车和射箭,他的肺活量想必惊人,且有这方面的遗传基因,其父叔梁纥就是能以双手托起城门的大力士。中国古代贵族教育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也好,“御”也罢,都需要调整呼吸节奏,并以超常的肺活量为基础。

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源远流长,不仅圣人孔子身体力行,亚圣孟子也曾谈论君子的肺活量,他被后人转述和引用最多的励志格言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想想看,“浩然之气”是什么样的气量,那可是充塞天地之间的大气量,或曰超常的生命能量。在古代君子的人格修养中也有竞技运动这一内容。孔子曾说:“射之以礼乐也,何以射?何以听?修身而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将安能以求饮?”他还说道:“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从周朝开始,这种“君子之争”的比武风尚一直延续到今天。毋庸讳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体育竞技项目与战场格斗技巧,二者就相互重叠。当孔孟时代的君子比试射箭和驾驶战车的功夫时,古希腊的勇士则在奥林匹斯山上较量着摔跤和拳击。无论东西方,早期体育比赛不约而同地讲究人格操守,遵守规则,公平竞争,也都将训练和培养具有勇敢精神、高尚品质和荣誉感的年轻俊杰作为目标。有趣的是,古希腊人为赞美竞技冠军而把摔跤手的形象印制在钱币上,而中国周朝人则把射箭英雄的形象定格在诗篇里。我们可以在古老的文化典籍《诗经》中看到这样生动细致的描述:“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不难看出,竞技运动的鹄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的蹴鞠运动兴起并长盛不衰,这种类似现代足球的娱乐方式不仅在宫廷和民间流行,也被用于军旅练兵,正所谓“康庄驰逐,穷巷蹴鞠”,“今军无事,就使蹴鞠”。而另一项传统体育运动——举重,也同样为上层社会和底层民众所喜爱和推崇。官方称谓“鼎官”,是膂力过人的猛士称号;而“力能扛鼎”这一成语,则再现了当时举重英豪们的风采,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到了唐代,武则天是一位推动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女皇,她于长安二年(702年)首创武举科考制度,考试内容包括骑马射箭、徒步射箭、马上使枪、举重、负重和摔跤等科目,同时也考核才貌、谈吐、举止和风度,挑选那些“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武则天发布诏书,求才若渴:“朕闻武之道凭经纬而开国,春秋之功,借生杀而成岁……三人行,我师犹在,会须搜访,不得称无,荐若不虚,自从异之曲,举非明士,岂漏贬责之科,所司明为条例,布告远近,知朕意焉。”这无疑促进了朝廷上下乃至民间习武风气的形成以及尚武精神的提升,一时间,民族刚健勇猛的性格气质得以发扬,其成果就是国力强盛,拓土封疆,在军事上收复和稳定安西四镇,大败吐蕃。可以想见当时国家招募、延揽英才俊杰的景象:“白屋之内,闾阎之人,但有文武才能,灼然可取。”正是这样的制度和政策托举起盛唐天下。唐代平定安史之乱有功的大将郭子仪,就是武举制度擢拔的英才。到了宋代,武举科考又增加了军事策论考试内容,例如孙子或吴起兵法知识测试等,从而让文武双全者拥有了制度上的奖掖和保障机制。当我们说到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技击运动,不能忽略的是传统武术,它不仅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实战功能,也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强身健体的有效方式。武林人士最看重武德,所谓“止戈为武,以武维扬”,“以武力服人难,以德道胜人先”。

体育兴邦,由来有自。

然而,真正让体育发挥其强国使命的大好时代,就在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北京是地球上唯一的“双奥之城”。中国体育已经具有全民健身的基础,正可以将体育精神发扬光大。为此,我们首先要做的一件实事就是建立国家体育人口网络化统计制度。具体的做法是:先对全国各地奥运会竞技项目的爱好者、参与者和特殊人才,做一个全面、细致的大数据统计。之后,从国家、省市、区县各个层面表彰“体育家庭”,在全社会增强体育运动者光荣的意识和观念。并且,设立多方参与的永久性体育基金制度,用以奖励优秀的体育个人、体育之家、体育名校、体育社区、体育教师、体育学者、体育明星等,特别是资助那些生活在落后地区、家庭贫困的具有潜力的体育苗子,不使运动场上的天纵之才夭折于幼小,也不让优秀的体育人才在奋斗路途上困顿无助。如果可能的话,实行“三优先”的制度:对已经为国家争得荣誉的体育人才以及表现出足够体育天赋、能够为国争光的才俊,实行入学优先、择业优先、医疗优先。

体育运动,是绿色、无污染的活动,它非但不会消耗社会资源,还能通过全民强身健体大大减轻医疗机构的负担和压力,更是强国强种的利器。况且,从长远来看,一个体格强壮、身心健康的民族更有力量抵抗外侮。

体育,是一个民族的肺活量,它和每个生命的呼吸系统有关,与我们的生存质量相连,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重视和牢记。

(作者单位:北京日报社)